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WE大会上最年轻的中国科学家!在海洋万米深处养(2)

来源:海洋科学进展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今天线上直播的这场大会,从黑洞奇点、意念打字、10分钟充好电动汽车到万米深海软体机器人,都是科学领域的最前沿突破。 人类制造的机器,能把人送

今天线上直播的这场大会,从黑洞奇点、意念打字、10分钟充好电动汽车到万米深海软体机器人,都是科学领域的最前沿突破。

人类制造的机器,能把人送上月球、登陆火星、甚至已经即将飞出太阳系。为什么一万米的海底却难以征服?

今天,军武菌在线上观看了一年一度的腾讯WE科技大会,今年的主题是“洞天”,大意就是用科学探索未知,因此邀请来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及多位国际权威专家,现场给我们讲述不同领域的最新突破和进展。

▲世界下潜深度最大的核潜艇也就1000多米

例如前几年中国研制“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潜水器时,传统深海潜水器上使用的Ti64材料无法承受如此深度的水压,经过一段时间研发后,研制出新型钛合金Ti62A材料,同时还要克服钛合金加工困难,其制作水平完全不亚于建造航空火箭发射舱,一般人还真玩不转。

李铁风代表的是中国新一代的科研中坚力量。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射空间站、探月球登火星正在一步步实现,火箭发射指挥间里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代表着这个国家充满活力的未来。

除了这种“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传统方式,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科学家研究发现,深海狮子鱼不同于其他生物,它的骨骼细碎状地分布在凝胶状柔软的身体中,连头骨都不是完整的一块,这有助于其在高压力环境下的生存与活动,能够帮助承受近百兆帕的高压。

除了自上而下的政策宣导之外,互联网企业也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海底越深水压越大,马里亚纳海沟深处在一万米以上,物体如果在这个海底位置,将会承受约1000倍的海平面大气压。什么概念呢?这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背上。如果人在毫无防护的情况下出现在海底一万米,会瞬间被水压成肉饼。

2019年这条软体机器鱼被研制出来,并成功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的10900米的海底,在电池驱动下,拍动翅膀游了45分钟。成功实现了电驱动软体机器鱼的深海驱动!这是一项全新的突破!

2021年3月4日,这条仿生软体机器鱼成功登上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封面!那一天,李铁风才34岁。

李铁风是浙大航天航空学院教授,研制深海潜水鱼探索深海自然是为了未来探索深空、探索星辰大海。他在直播中说出自己的未来畅想:

希望新一代的年轻人在这个科技大会中触发灵感,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像李铁风这样的年轻科学家代表中国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舞台上。

那直接造一个结实的金属球扔海里不就行了?就跟造火箭和造窜天猴一样,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上很难,能造出潜水器下潜到海底一万米的国家只有美、中、日等几个国家。

在深海里如果除去耐压壳,电池和芯片很难承受压力,但是把电子器件的各个部件按照合理的方式把像狮子鱼的骨骼一样分散或者分层,然后融入到调制好的软胶质中,水压造成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大了。

文章来源:《海洋科学进展》 网址: http://www.hykxjzzz.cn/zonghexinwen/2022/0830/739.html

上一篇:海洋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下一篇:灭绝恐龙的撞地小行星或不止一颗

海洋科学进展投稿 | 海洋科学进展编辑部| 海洋科学进展版面费 | 海洋科学进展论文发表 | 海洋科学进展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海洋科学进展》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